您好,欢迎来到爱游戏体育登录平台app官方-网页入口一家多年从事海绵包装和各类海绵制品的生产厂家。

咨询热线:
17731502829
菜单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银川市及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银川市及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5-31   作者: 爱游戏app官方

  年银川市及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审议。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特殊的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反复冲击多个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我们坚决落实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年初预算和经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调整预算,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加强全市重大战略重点任务财力保障,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全市(含宁东,下同)及市本级(含经开区、苏银产业园,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草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494.7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86亿元,同口径增长8.2%,完成预算的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414.9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6.5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1.7%。收支相抵,年终结余79.80亿元。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草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253.2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52亿元,同口径下降5.5%,完成预算的79%;上级补助收入120.69亿元;下级上解收入0.70亿元;上年结余17.52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7.7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85亿元;调入资金1.20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224.7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5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2.4%;补助下级支出70.25亿元;上解上级支出0.86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3.33亿元;债务转贷支出4.2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8.49亿元。

  1.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草案)。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127.26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79.22亿元,同比下降10.8%,完成预算的60.9%。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115.46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81.5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0.1%。年终结余11.80亿元。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草案)。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84.63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56.17亿元,同比下降16%,完成预算的59.9%;上级补助收入0.63亿元;上年结余14.33亿元;调入资金0.43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3.07亿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77.82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53.6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0.2%;补助下级支出9.93亿元;债务还本支出8.20亿元;债务转贷支出5.53亿元;调出资金0.56亿元。年终结余6.81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市本级预算安排国有资本营收0.23亿元,实际完成收入0.6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09亿元,上年结余0.07亿元,调出资金0.63亿元,年终结余0.16亿元。

  (四)社保基金收支决算情况。市本级社保基金总收入112.49亿元。社保基金总支出63.04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52.24亿元。

  (五)政府法定债务余额情况。全市法定债务限额787.42亿元,法定债务余额665.67亿元。市本级法定债务限额303.1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30.66亿元、专项债务限额72.46亿元),法定债务余额229.8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64.93亿元,专项债务64.89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年末结余数额较大,主要是由于自2021年起,财政结余资金会计核算方式由权责发生制改为收付实现制,部分单位应支但实际未支出,当年不再列支,全部结转下年使用,导致财政结余增加。

  2022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全面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加强财政管理和政策落实,加大对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强化民生和重点领域经费保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和政府债务风险,全力支持先行区示范市建设。

  (一)夯实财力基础。积极应对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加大、财政收入来源减少,叠加债务集中到期、“三保”及疫情防控等刚性支出大幅度的增加的严峻形势,制定实施《银川市预算执行分析制度》、《银川市税费保障办法》,强化财税联动,在坚决贯彻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应减尽减、应收尽收,推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持续保持沿黄九省(区)省会城市前列、全区五市领先位次。铆足干劲争资金,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10.79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46.3亿元,是近年来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最大、额度增长最快的一年。获得全国水弹性城市示范市建设项目和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中央补助资金32亿元,争取中央财政竞争性评审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二)严守安全底线。树牢底线思维,坚决守住隐性债务不新增、还本付息不逾期、“三保”资金不断链的防控底线。按照“八个一批”要求,“瞪大眼睛”紧盯政府和企业债务风险,偿还市本级到期债务64.6亿元,把债务风险稳控在“橙色”区间,连续五年超额达成目标。坚持“两个支出优先”原则,建立完善“三保”财政资金保障机制,科学合理调度库款175.45亿元,集中财力优先保障辖区“三保”及刚性支出。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等一般性支出,盘活各类存量资金10.03亿元,统筹用于“三保”等刚性支出领域。

  (三)增进民生福祉。精准保障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支出259.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占比较上年度提高4.82个百分点,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慢慢地加强。坚持“一竿子插到底”,拨付直达资金36.62亿元,直接惠企利民。安排就业保障资金3.5亿元,支持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政策全面落地。统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安排资金5.19亿元,完善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全力支持“保健康、防重症”。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2.70亿元,农业农村领域投入力度慢慢地加强、总量稳步增加。

  (四)创新财政政策。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三新”产业,统筹安排资金5亿元,培育增长点、打造增长极。聚焦解决工业公司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筹措资金4亿元设立工业公司风险担保补偿和转贷基金,打好财政资金与担保、政策性保险等金融手段的“组合拳”。用足用好3.48亿元科学技术资金,支持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基础研究、实施创新激励奖补,财政科技投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

  (五)持续深化改革。在全区率先启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持续深化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等7个领域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严肃财经纪律。制定《银川市财政局预算管理内部工作规程》等各类制度32项,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综合考评和绩效激励约束机制,荣获2022年度全区市县(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考评“优”等次第一名。

  2022年,全市财政运行平稳有序,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受疫情反复冲击及大规模减税降费影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短收14.64亿元,市本级短收18.25亿元;二是财源基础还不够稳固,收入质量还有待提升;三是一些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还不够到位,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有待逐步加强;四是辖区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个别辖区“三保”压力较大;五是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偿债难度不断加大。我们将格外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全面落实市人大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预算决策和审查意见,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看重精准、可持续,加大对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基本民生经费保障,全市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全市(含宁东,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43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3.7%,同比增长13.5%。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37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0.9%,同比增长15.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48亿元,同比增长8.3%,为年度变动预算的55.6%。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8.37亿元,增长13.9%,为年度变动预算的56.2%。

  (二)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9.24亿元,同比下降8.7%,为年初预算的28.1%。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1.56亿元,同比增长0.3%,为年初预算的26.9%。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84亿元,同比下降13.2%,为变动预算的23.1%。其中,市本级支出14.32亿元,同比增长40.7%,为变动预算的20.6%。

  (三)政府法定债务余额情况。2023年6月底,全市法定债务余额666.11亿元,其中市本级227.51亿元(一般债务166.72亿元、专项债务60.79亿元),较2022年底减少2.31亿元。

  (四)别的需要说明的情况。经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对以下事项做了调整:一是对自治区2022年12月下达银川市本级新增专项债券0.5亿元,安排用于市第二人民医院应急能力提升及急诊急救中心改扩建项目;二是按“急需、成熟、统筹、集中”原则,对自治区2023年下达银川市本级新增一般债券资金2.5亿元,安排用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31个重点项目。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坚持平稳为基、产业为要、项目为王、创新为魂、民生为本,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推动全市经济恢复、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大力推进财源建设,精心组织抓收入。一是打牢收入基础。聚焦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的目标,坚决克服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房地产市场持续波动等方面的巨大困难,推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半年同比增长13.5%,增速位居全区五市第一位。研究制定《关于实施财源建设工程推进全市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重点税源动态监测机制,强化税收数据分析,全面掌握重点税源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有针对性的提出培育壮大的技术路径。深入推进“四闲”专项整治,对2023年市本级财力安排执行率为0的资金和2021年及以前年度的转移支付资金,统筹收回用于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二是全力上争资金。在去年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取得重大突破后,继续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精神,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各类资金实际到位140.11亿元,同比增长65.4%。成功入围“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12个项目预计获得近10亿元的资金支持,争取中央资金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三是呵护市场主体。持续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1-6月新增减税降费留抵退税规模达50.6亿元,其中减税15.65亿元、降费12.49亿元、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22.46亿元,快速释放政策红利。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导向作用,面向中型、小微企业的政府采购金额占市本级采购总额的比重超过92%,依托“政采贷”系统帮助中小微企业线万元,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四是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统筹安排2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助推28个项目完成前期建设方案、可研报告编制,全力推进项目提速行动,确保项目全面及早开工。根据政府第一批第二批投资计划下达市本级资金3.7亿元、海绵城市专项资金7082万元、争取一般债券资金2.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5000万元,有力支持城市更新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二)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全力以赴防风险。一是兜牢安全底线。切实做到在安全工作上舍得花钱,安排财政资金3.27亿元,调整结构压减开支,腾出更多财政资金,集中财力保障“防、查、改、教、强、技、制、督、调、究”各项工作,全面强化全市应急体系和安全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二是兜牢“三保”底线。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市本级完成“三保”支出22.3亿元,通过“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动态监控系统,全面、及时、准确掌握“三保”和基层财政运行情况,切实兜牢兜实“三保”保障底线。坚持“两个支出”优先原则,建立完善“三保”财政资金保障机制,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基层“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三是兜牢债务底线。紧盯“借、用、管、还”四个关键环节,足额预算安排债务化解资金97.42亿元,稳妥偿还到期债务42.81亿元,其中拨付财政资金31.81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11亿元,全市政府债务总量、债务率连续五年实现“双下降”。全力支持和推进国企债务化解,将价值84.9亿元(其中,保障房2.9万套、价值49.5亿元)权属清晰的政府资产全部注入市属国有企业,支持国企通过市场化手段多渠道争取融资支持。安排国有企业注资款3.55亿元,增加市属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推动国企发展壮大。

  (三)创新完善财政政策,坚定不移促发展。一是稳定工业经济。聚焦实体经济,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及时下达支持企业发展资金9623.66万元,安排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资金7240万元,拨付产业园区发展资金2.25亿元,持续壮大“三新”产业,更好发挥工业产业“压舱石”“定盘星”作用。安排1亿元市级发展预算内统筹资金,重点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能源安全保障等领域重点项目给予精准支持。二是完善创新政策。研究制定《关于完善财政科研经费改革的实施方案》、《银川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银川市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落实扩大财政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三是厚植生态底色。研究制定《银川市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落实方案》,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形成“谁受益、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工作格局。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排资金1792.39万元,支持“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助力全国“十大大美之城”创建。四是加速消费回补。衔接自治区2轮29条支持扩大消费强刺激政策措施,下达区市两级扩大消费专项资金1600万元,追加促消费专项资金6000万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文旅消费热点,统筹财政资金1160万元,积极推进“引客入银”,不断提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安排资金700万元,支持举办2023“丝绸之路”宁夏·银川马拉松赛、“畅Hi五一”览山阅海欢乐周,推动“体育+旅游+商贸”联动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四)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尽心竭力增福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全市民生支出168.04亿元、占比76.2%。一是稳就业。全力支持保障自治区稳经济稳就业、银川市“十万大学生”留银等青年就业创新政策措施全面落地,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支出总额达28.18亿元,推动社会就业容量和就业规模稳步扩大。二是保健康。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全区竞争性评审获得第一名,代表宁夏参加财政部竞争性评审。下达卫生、市属公立医院等专项资金11.54亿元,支持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三是补短板。主动对接、参与制定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支持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财政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对我市基础教育支持资金1.31亿元,有效解决市本级及辖区基础教育阶段学位短缺问题。安排教育费附加费8000万元用于市本级及三区学校及设备购置,加大财力下沉,增加市辖区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四是强保障。持续深化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20条政策,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五是促振兴。将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资金的60%用于发展增收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争取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闽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2000万元设立闽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五)持续深化财政改革,铆足干劲提效能。坚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一体推进,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政策效能。一是严控“三公”支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思想,2023年各部门预算一般性支出在2022年基础上再压减10%,“三公”经费继续压减3%。组织在全市范围开展“落实政府过紧日子”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培训、会务费用审核管理,从严从紧把好预算支出关口。二是深化财政改革。在综合考虑各辖区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实际因素、科学全面测算市本级与辖区财力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调整完善银川市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方案》,加快探索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三是强化绩效管理。深入推进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组织对教育和债务两大类资金及其他重点领域共25个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把预算绩效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四是严肃财经纪律。坚持把实施财会监督作为完善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及《银川市2023年度财会监督实施方案》,建立财会监督协调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财会监督落细落实。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及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求实、务实、落实、真实”的工作作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决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实施财源建设工程,下好“先手棋”。对标对表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的目标,加强协调联动,强化分析预测,积极组织收入。探索建立重点税源动态监测机制,综合强化税收数据分析,时时关注、全面掌握重点税源企业发展形态趋势,挖掘增收潜力;运用综合治税平台,强化征收、评估、稽查等手段,做好税费清缴,严防税源流失,在应减尽减、应免尽免的同时,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加大存量资产(资源)盘活力度,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

  (二)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守好“生命线”。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落实中央、自治区及银川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深”、“准”、“狠”总要求,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风险隐患排查、安全生产基础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采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等工作。坚持“两个支出优先”原则,强化“三保”预算审核,从源头上确保基层“三保”不留“硬缺口”。围绕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增收、粮食能源安全、财政金融支持、稳投资促消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惠民生七个领域,着力推动国家和自治区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稳定市场主体运行,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打好“组合拳”。紧紧围绕“强首府”“两都五基地”建设等重大战略落地落实,调整配置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坚持平稳为基、产业为要、项目为王、创新为魂、民生为本,以实体经济、做大产业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切实推动首府城市辐射力、引领力、竞争力、影响力。统筹国家补贴、财政资金、债务资金等多个投入渠道,支持实施交通疏堵、清洁取暖、美丽河湖、海绵城市、功能提升“五大工程”,支持解决好“一老一小”及“烂尾楼”“保交楼”“难”的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严格对照2023年民生“十心实事”清单,对10类50项任务逐个明确资金安排、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完成时限,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头,持续擦亮民生“十心”品牌。

  (四)提升预算管理上的水准,织牢“安全网”。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围绕全口径预算、项目库管理、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等重点内容,结合2024-2026年中期财政规划暨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要求落细落实。完善财政运行监测机制,对“三保”、直达资金执行情况、债务还本付息、国库库款等开展联动监测和动态预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作。加大财会监督力度,积极防范预算执行风险,采取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动态机制,依法依规向人大报告预决算执行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管理上的水准。积极防范资金使用风险,加强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 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水波浪背景
  • 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水波浪背景
  • 爱游戏app官方水波浪背景
  • 爱游戏app官方水波浪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