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责任叫“留下”
▲陈设于红中社原址的,被烧到仅剩余三分之一《红色中华》报第 264 期。这是现在能找到的,中心苏区出书的最终一期报纸。
我到江西出差前,老修改得知行程中包含红都瑞金的叶坪村,特意吩咐:“拍拍《红色中华》报的相片吧,那是咱们的根啊!”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时中心政府诞生在叶坪村,同日于此树立的,还有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那一年的12月11日,暂时中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与红中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星火在那间客家风格的红泥土房中点亮,热血与文字为崇奉焚烧至今。
叶坪,这座与北京宣武门西大街相距1773公里的小村庄,由此成为新华社记者最了解的远方、精神上的原乡,有的搭档乃至专门背下了叶坪村的邮政编码:“342512”。身为《新华每日电讯》的修改,新华社今日的报人,启航寻根之初我就想好了:《红色中华》的相片,不光要拍,还要多拍!
到了目的地我才意识到,要完结这个任务颇有“难度”,不是难在不好找,而是难在“拍不完”。不止在叶坪村的红中社原址,在赣南革新老区,当年“一纸流行红土地”的《红色中华》作为前史的存证,简直出现在咱们走过的每一处遗址和展馆。一路循着赤军的脚步走过瑞金、于都和兴国,我翻了翻相册,自己总共拍了300多张相片,其间有118张,“主角”都是报纸。
“1934年5月30日第195期《红色中华》报刊登了‘八子从军’的故事……”沈峤总是用这句话为她的现场教育收尾,这位瑞金干部学院的“90后”讲师对90年前的峥嵘岁月有种仿若亲见的了解。
那是烽火纷飞的革新时代,苏区一户普通人家的非凡故事——在瑞金沙洲坝,老汉杨荣显因为感谢重生的红色政权让代代受地主压榨的农人过上了重日子,把自己的八个儿子都送上战场当了赤军。有人劝他留下一个给自己养老,可固执的杨老汉只需一句:“不要紧,要上都上!”在一次次艰苦卓绝的反“围歼”战役中,八个儿子浴血疆场,一个也没有回来……“终身保”“二生保”一向到“八生保”,杨老汉给孩子们起的奶名浸透质朴的爱与希冀,到头来,这些姓名没能给他“保”住一个床前尽孝的儿子,却为国家和公民保住了期望的火种。
每次给学生们讲“八子从军”,沈峤都掏心掏肺地投入悉数身心。她会唱起那首三生保的妻子痴痴盼夫反转时吟唱的山歌,也会用呜咽的声响复原杨荣显白叟生命最终的呼喊,“你们怎样一个个,都回不来了啊……”她总能让听者潸然泪下,自己却要忍着鼻酸不能哭,“影响授课作用”。沈峤说,他们期望这样的叙述,不只让学生“感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所以,她会收拾好心境,再慎重而精确地报出那期《红色中华》的刊号,向听者证明,“最终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终一尺布送去做戎衣;最终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终一个好儿郎送他上战场”的排比,之所以能跨过时空扣人心弦,并不是修辞的作用,而是史实的力气。
得知我想亲眼看看当年的报导,沈峤特意加了个班,使用晚自习时刻,带我去学院图书馆查阅影印版的《红色中华》合订本。这位纤瘦的青年教师小心谨慎地从书架下方抱出足有《辞海》那么厚的报册,熟练地翻到195期第三版,指向版面上方竖排两列的标题《八弟兄一齐 报名当赤军》——我大约数了数,报导全文不到150个字,版面中缝方位还配了一张同主题的漫画。便是以这样一则矮小的简讯为根据,经过造访后人与乡里,杨荣显老汉一家的故事逐步被补全,接着被归入课程、拍成电影,被一代代中国人铭记、传扬……我拍下了那则音讯,心里腾起一种自豪感——是咱们的长辈用那100余字,把老区公民无所保存的贡献与献身,留在了史书上。
从图书馆出来,夜色渐浓,我有点抱愧让沈教师等了这么久。她忙不迭地笑着摆手,说自己也做过记者,理解我心里的情结,何况,她对《红色中华》的爱情一点也不比咱们浅。学院图书馆存了两套《红色中华》影印本合集,每非必须研制新课程,沈峤都跑来翻报纸。
最近一次,她到瑞金的武阳镇调研,听人提起,革新时代这儿叫武阳区,因为男人大多参与赤军上了前哨,苏区妇女挑起了出产劳动的担子;当地出过一个带着姐妹们搞春耕的榜样刘来娣,因为体现杰出,武阳区受到了毛主席的赠旗赞誉——这一个故事简直是苏区妇女运动、农业出产、扩红运动、节约运动的缩影。沈峤觉得其间可讲可说的细节许多,有归入课程的潜力。从武阳回来,她就搬出了《红色中华》,去翻春耕相关的报导和谈论,她说单凭“口口相传”不足以成为信源,“咱们得从当年的报纸上找到确凿的现实根据,才干着手研制课程”。要走进那段前史,也让前史走进人心,有板有眼的叙述背面,必须有白纸黑字的记载撑着,才干“立得住”。
留下记载,便是这张报纸必定得完结的任务——记载成功,也记载献身;记载前哨勇敢的兵士,也记载后方心爱的大众;记载革新建议、要害节点,也记载出产日子、寻常民意……走进红中社诞生的那间小小红土房,我如同能看到《红色中华》的缔造者们在暗淡的桐油灯下静心写稿、编版、校正,他们身兼数职,一刻不断,粗陋的条件、艰苦的环境乃至敌人的枪炮,都不能摧折他们手中为公民书写的笔锋。
还有一份特别的《红色中华》报,切当地说,是一页历经烽火而得以留存的残报。此前我从未亲眼得见,却对其形象至深。这张报纸出书于1935年1月21日,是《红色中华》两份“第264期”之一,也是现在能找到的、中心苏区出书的最终一期报纸——在它被发现前,人们一向认为出自赣南的《红色中华》停在了长征前的第240期;另一份一年多今后在瓦窑堡出书的“第264期”,便是赤军抵达陕北,《红色中华》复刊后从第241期接续下来的。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长征开端后,在自己的同志们都不知晓的情况下,留守中心苏区的《红色中华》报作业人员为利诱敌人,制作赤军主力未曾撤离的假象,又坚持出书了至少24期报纸。
身患肺病的瞿秋白,是留在苏区办报的人,他时任中心分局委员、中心分局宣传部部长,兼任红中社社长和《红色中华》报编委会主任。我的搭档和同行们不止一次书写过瞿秋白与“第264期”的故事。当今在叶坪村,我总算看到了这张被烧到仅剩余三分之一的报纸,如同在用焦黄残缺的“残躯”告诉我,瞿秋白和他的同仁们当年阅历了什么、做到了什么——修改部缺人、此前树立的通讯员网络不复存在,瞿秋白除了写稿、改稿,还经常要拖着病体奔走于相距20里地的《红色中华》修改部和印刷厂之间。
从1934年11月瑞金失守至1935年2月,中心苏区在三个月内简直悉数沦亡。与瞿秋白同为中心分局委员的陈毅曾这样描绘中心苏区中心地带沦亡后的现象,“四面是敌人,到处是枪声……老头子、小孩子、妇女,车载斗量、满村满野地跑。听到这边枪响往那儿跑,那儿枪响往这边跑”。1.6万余名留守赤军和苏区公民面对的是敌军的残酷屠戮——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瞿秋白持续安排作业人员编撰稿件,印刷《红色中华》报,并想方设法将这些报纸送到大众手中,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1935年2月,留守赤军在于都被敌人重兵围困。10日,瞿秋白等人被护送往福建方向包围。24日,当他们行至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邻近,被民团发现,激战中,瞿秋白被俘。敌人几回企图劝降他,但瞿秋白不为所动:“人爱自己的前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凶猛,请勿撕破我的前史!”
1935年6月18日,36岁的瞿秋白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长汀西门外一片草坪,行刑前,他安然地盘足坐下,微笑着回头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然后从容就义。长征前,送行行将动身的战友时,瞿秋白曾说过:“我个人的命运,今后不知怎样样,可是能向战友们确保,我必定要为革新奋斗到底。”他实现了自己的许诺。说来惭愧,我是到了叶坪村的红中社原址才知道,本来瞿秋白担任《红色中华》主编期间,是以“维嘉”这个笔名来编撰稿件和社论的。报社前期的担任人和作业人员中,李一氓署名“氓”,署名“昆”……与详尽的报导、明显的观念比较,作者署名简略得几近“马虎”。所以沈峤能敏捷从厚厚的《红色中华》合会集定位刊发“八子从军”的那期报纸,却说不出采写报导的人是谁——他/她是当年红中社2000名通讯员中的一个。这些从苏区工农部队中招募来的通讯员,有多少人留守,有多少人参与长征,有多少人抵达陕北,又有多少人勇敢献身,好像没人能给出一个切当的数字,更没人能报出他们的姓名——只需能留下前史的存证,党的新闻兵士可认为革新流尽最终一滴鲜血,却并不要求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看过一张张不同内容、不同日期的《红色中华》,一同出差的搭档遽然若有所思地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我是当年《红色中华》的记者,能不能像长辈相同合格地完结任务?”借他的“考题”抚躬自问,我一时也给不出答案。
这趟赣南老区的寻根之行,咱们“从瑞金开端追根溯源”,最终一站是闻名的苏区榜样县兴国。90多年前,同志在行军途中,找到从兴国县赶来从军的8位农人举行查询会,完结了闻名的“兴国查询”。在长冈乡查询纪念馆,陈设着在苏区展开的“寻乌查询”“兴国查询”“长冈乡查询”等屡次乡村社会查询的相关史料。到了纪念馆,我按例去拍《红色中华》,走到“兴国查询”的展板前,听到一位参观者小声说,“也不知道跟毛主席开会的那8个农人,现在家里过得怎样样……”作为《新华每日电讯》的修改,我真实没忍住,在旁边搭腔:“咱们报纸发过一篇《兴国再查询》,写的便是这8位农人的后人,日子都过得不错!”
“是,他们有的就在兴国日子,有的去了南昌,还有到福建那儿作业的,都开展得挺好的。”同行中一位年青的新华人笑眯眯地帮我弥补。我想起她来自江西分社,忙问了一句:“稿子是你写的吗?不好意思,我记不得记者的姓名了。”她有些腼腆地址允许,说报导是她和搭档协作完结的。“忘了咱们不要紧,记住稿子最重要。”她又笑。